中新社杭州8月31日电 (王潇婧)由致公党浙江省委会、致公党杭州市委会主办的“宋韵千年”古诗词艺术歌曲赏析会暨在华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30日晚在浙江杭州举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曲大气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吟唱拉开活动序幕。
目前就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AMMAR MUHAMMAD(中文名马尔)说,“第一次听这样的吟唱,太惊艳了!”
马尔介绍,自己之前一直在上网课,来到中国后完全是一次奇妙的体验,因为老师组织了很多有趣的活动,让大家探索和享受中国文化。
8月30日,“宋韵千年”古诗词艺术歌曲赏析会暨在华留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现场。(致公党浙江省委会 供图)
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南宋古都,宋文化留给后世的不仅有御街、官窑等遗址遗迹,还有代表宋代美学之经典范式的宋词。
《虞美人·听雨》《钗头凤·红酥手》《青玉案·元夕》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宋词,搭配歌曲的空灵婉转、雄浑豪迈,唱出了人生感慨、家国情怀。导赏老师引领大家品味诗词之美,感悟音乐与诗词的完美邂逅,引起了现场观众共鸣。
今年22岁的塔吉克斯坦留学生Yaqubov Abdullojon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我的中文名是阿布,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说,已经学习了四年多汉语,最大的感受是虽然很难,但乐趣无穷。
“宋词很有意境,虽然目前我理解得不是很深刻,但它所传递的情感让我很震撼、回味无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习汉语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阿布表示,2000年,他的父母来中国做生意,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发展潜力的国家。今年毕业的他,期望继续与发展中的中国共同前行。
现场,留学生还手持“箭羽”,参与趣味投壶游戏,体验中华传统运动。(完)
《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风险评估是增强传染病疫情早期监测预警能力,防范和化解公共卫生风险的重要手段。为提高传染病疫情风险管理水平,规范和指导风险评估工作,国家疾控局监测预警司组织中国疾控中心,以及中华预防医学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中心和部分省份专家研究制定了《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称《办法》)。
《办法》在原卫生部2012年出台的《突发事件公共卫生风险评估管理办法》基础上,聚焦防范和化解传染病疫情风险,进一步强化了疾控系统内部业务管理,细化实化了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的具体要求。《办法》按照属地管理、多方参与、科学循证、及时高效的原则,提出建立多部门会商工作机制和风险评估专家组,对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工作模式、主要流程和产出应用进行了规范。
《办法》共有17条条款,主要包括4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了制定的法律依据,风险评估的概念和开展工作遵循的原则。
第二部分明确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专家组在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工作中的责任分工,其中疾控主管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组织协调、业务管理、督促检查、通报发布等;疾控机构主要负责具体开展实施;专家组受疾病预防控制主管部门委托开展重大传染病疫情风险评估或对本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风险评估意见进行论证。
第三部分根据工作实践,明确了风险评估报告日常评估和专题评估情形、频次、方法;规定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保证了报告的标准化和同质化。
第四部分政策和保障,包括强化领导,保障人员、经费、信息和技术等投入;支持科研攻关;加强人才培养;鼓励设立首席专家等。
来源: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 【编辑:张子怡】